教育是民生之首,不仅关乎国家发展大计,更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。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,致公党中央和部分政协委员围绕学前教育资源供需矛盾、幼师职业素养、家:献鞯然疤,提出意见建议,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建言献策。
致公党中央: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
伴随着“二孩”政策的放开,入园刚性需求增加,我国学前教育的资源供需矛盾越发突出。致公党中央在提交大会的发言中建议,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园,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,鼓励企事业单位、城镇社区街道、部队以及社会团体等非营利组织办园等方式,进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,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。
学前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未来经济社会发展,更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获得感的重要衡量标准。致公党中央建议,大力发展公办园。城区公办园规划建设要统筹考虑城镇化和“二孩”政策等带来的新入园需求。农村要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,在其辐射下,以村为单位创办公办园。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专项整治,对应规划未规划、应建未建、建而不交的问题开展集中整治。清理排查街镇、社区及事业单位闲置资源,并进行产权确认,清理出的闲置资源原则上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。此外,还应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、综合奖补、减免租金、派驻公办教师、培训教师、教研指导等方式,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,持续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。支持鼓励企事业单位、城镇社区街道、部队以及社会团体等非营利组织办园。按照“就近、够用、适用、安全”原则,均衡配置学前教育资源。特别是要完善困难幼儿资助政策,结合教育精准扶贫,切实解决进城务工随迁子女、农村留守儿童等入园问题。
满足群众的学前教育需求,不仅要提供足够的入园机会,同时要着力提高办园质量,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。致公党中央还建议,健全管理机制,充实学前教育管理力量,尽快配足配齐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。完善幼儿园准入标准,严把准入关。完善幼儿园常态管理监督机制,构建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体系,将各类幼儿园纳入评价范围。完善幼儿园常规管理监督平台,对幼儿园办园行为实施动态监测。强化办园行为专项督导,建立幼儿园挂牌督导制度,加强对幼儿园安全卫生、教职工队伍、保育教育等方面的监管和指导,规范幼儿园办班、收费、招生等行为,严格控制班额。
柳茹委员:加强幼教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
“当前,幼儿教师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实践与理论脱钩、统筹不够、覆盖面不全、培养出现断层等现象。”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园长柳茹建议,政府应出台政策保障,推进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。同时,构建一体化培养课程体系,多渠道保障教师培养培训全覆盖,支持每名教师获得专业发展。
柳茹认为,当前,教师培养存在职前培养、入职培训及职后培训衔接不够紧密问题,在职教师接受专业再教育的渠道和机会有限,教师不同成长阶段所接受的培养和培训课程出现“各自为政”的局面,造成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发展不全面、不均衡。
“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,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。这首先就要确保师资队伍的均衡发展,教师享受了公平而有质量的培训,直接影响每名受教育者是否都能享受更加公平、更有质量的教育。”柳茹说,正因如此,首先要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,构建“政-校-园”联动机制,通过政策、资金、编制等方面的统筹,有效支持“学习-实践-再学习”的终身培养模式的建立,鼓励大专院:陀锥巴ü蚬抑、互助学习、双导师制等多种形式,实现教师培养的纵向贯通和横向联合。在此基础上,要加强对教师培养一体化的督导与评价,把人才培养成效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、高校及园所的重要指标。
在课程设置方面,柳茹建议,要把终身发展理念贯穿到整个课程系统中,明确各阶段教师培养目标,科学制定培养方案,整合地区、学校、幼儿园教育资源,构建幼儿教师一体化培养线上平台。
“要实现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’,首先要让每一名教师都能获得公平而有质量的培训机会。”柳茹认为,要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幼儿教师培养与培训的全覆盖,特别是要保障非在编幼儿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合法权益。
王欢委员:以特色亲子教育“撬动”家:献
本文地址:/jiaoyujiaoxue/56395.html
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,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
下一篇:牵手家庭教育奠基孩子未来
亚博取款快速到账
亚博取款快速到账创办于1958年,前身为红星中学,其中几经易名,从1989年撤乡建镇后一直称古龙镇一中。学校服务十个村,四万多人,现有34个教学班,2039名学生,116名教职工,其中专任教师113人,专任教师均达大学专科以上学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