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cument.write('
')望江挑花手艺巧,一方织布有乾坤。为进一步提高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(以下简称“非遗”)传承意识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11月23日,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举办了“望江挑花手艺巧,一方织布有乾坤”——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。
本次活动由护理学院挑花社主办,特邀“望江挑花”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世福来校进行宣讲,校党委委员、宣传部部长朱雯热情接待,全程陪同,护理学院负责人及挑花社团的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。
王世福老先生向全体师生娓娓道来拾回失传技艺的历程,通过20多年的收集、整理、研究、学习,细心研究对照,他渐渐悟出望江挑花的真谛,吃透了望江挑花设计理念,并将望江挑花的各种针法融会贯通。“望江挑花”在传承中逐步得到了发展,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创新,最终钻研出了挑、钻、游、织等四种针法技艺。它以针法多变、正反成画、色彩素雅、图案别致、古朴典雅等独特工艺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,集艺术性与实用性于一体。王世福对望江挑花的探索和创新不仅包含了艺术精神,更蕴含着严谨的科学精神,其创作的挑花作品的构图元素主要取材于生活,有十二生肖、山水风光、日月星云和各种吉庆文字,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活动中,全体师生还观看了挑花宣传片、欣赏了挑花作品。王世福针对挑花的发展与传承提出了一个课题,引发在场师生的积极思考与热烈讨论,大家各抒己见,发表对传统文化如何传承与创新的看法。挑花社社长江佳佳说,“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要以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,坚定文化自信。”
活动结束后,朱雯胜赞非遗文化望江挑花传承人的巨大贡献,鼓励全体师生通过本次活动,要进一步了解安庆本地的优秀传统文化,全面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学习老先生执着追求、科学严谨、探索创新的精神,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,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提升医学职业精神。
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高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,使非遗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结合,初步构建“社团平台、实践活动、艺术展演”三位一体”的校园文化教育推进机制,使广大师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、保护和创新发展有了直观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,将激发广大师生对非遗的重视和传承。(图文/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)
本文地址:/news/470875.html
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,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
亚博取款快速到账
亚博取款快速到账创办于1958年,前身为红星中学,其中几经易名,从1989年撤乡建镇后一直称古龙镇一中。学校服务十个村,四万多人,现有34个教学班,2039名学生,116名教职工,其中专任教师113人,专任教师均达大学专科以上学历。